蝉猫观点:2025年传统企业IP运营新范式:从文化破圈到长效增长 ——聚焦“情感链接+全域生态”的可执行方法论

2025-02-26 283

        在消费需求多元化与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双重压力下,传统企业与品牌正加速从“流量争夺”转向“IP价值深耕”。2025年,IP运营不再局限于营销工具,而是成为企业重构用户关系、激活产业链动能的战略核心。本文结合行业标杆案例与前沿趋势,提炼出传统企业IP转型的五大新方法与可执行关键点。

一、文化基因激活:从“品牌故事”到“情感共鸣”

挖掘文化符号,打造差异化IP价值

企业需从自身历史、地域文化或行业特性中提炼核心符号,如故宫文创将千年历史融入现代设计,形成“文化+实用”的IP衍生矩阵。传统餐饮品牌可结合非遗技艺开发IP主题体验店,通过工艺展示与互动课程增强用户情感粘性。

价值输出与用户共创

通用户参与式内容(如故事征集、产品共创)强化品牌认同感。例如,奥迪联合腾讯视频发起车主故事征集活动,收集用户真实经历并转化为品牌内容资产,覆盖骑行、露营等多元圈层。

执行关键点:

建立“文化符号库”,筛选与企业调性契合的文化元素;

发起“用户共创计”,通过社交媒体征集UGC内容并给予奖励。

二、全域生态联动:从“单点曝光”到“全链渗透”

线上线场景融合

品牌需打破媒介边界,构建“IP内容-消费场景-用户行为”的闭环。例如,纯甄酸奶与《庆余年2》合作时,线上植入剧情反转广告,线下打造“酸奶铺”快闪店,结合粉丝见面会实现从观剧到消费的无缝衔接。

B端与C端协同赋能

针对经销商信心不足的痛点,通过IP活动增强产业链信心。蒙牛纯甄将《庆余年2》线下巡映门票赠予经销商,通过IP热度直观传递市场信心,刺激终端销售积极性。

执行关键点:

设计“IP+城市”线下活动,覆盖核心销售区域;

为经销商提供IP素材包(如朋友圈文案、海报模板),降低其营销成本。

三、产品IP化:从“功能卖点”到“情感溢价”

IP联名驱动新品破局

传统企业可借助IP拓展新客群。如Realme手机与国漫《完美世界》合作,推出“云曦”定制款,成功打入女性游戏市场,首发即售罄4。食品品牌可联合热门影视IP推出限量口味,如美团联名王家卫《繁花》打造“宝总同款套餐”,赋予消费场景仪式感46。

衍生品开发与长效变现。

开发兼具实用性与收藏价值的IP衍生品。参考泡泡玛特盲盒模式,传统制造业可推出“非遗工艺盲盒”,内含手作体验工具与文化故事卡,吸引年轻消费者。

执行关键点:

建立“IP联名优选库”,筛选与品牌目标客群重叠度高的IP;

采用“预售+限量”模式降低库存风险,同步收集用户反馈。

四、企业家IP:从“品牌代言”到“信任资产”

真实人格塑造,强化用户共情

企业家需摒弃“精英人设”,展现真实生活与业务思考。如周鸿祎公开学车计划并关联汽车行业观察,以“不完美但真诚”的形象拉近用户距离78。

业务深度绑定,避免流量泡沫

IP内容需与企业战略紧密关联。雷军通过“厂长直播”展示小米汽车生产线,将个人IP热度转化为产品信任度,推动小米SU7交付量破10万辆。

执行关键点:

制定“IP内容日历”,围绕产品节点发布主题短视频;

建立舆情监测机制,避免个人言论与品牌价值观冲突。

五、技术赋能:从“人工运营”到“智能共创”

AI驱动内容生产与用户洞察

利用AI工具生成IP衍生内容(如虚拟形象短视频、个性化文案),参考搜狐简单AI的多模态创作能力,降低创意成本。同时,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定位IP受众偏好,优化投放策略。

虚拟IP与元宇宙场景融合

传统品牌可开发虚拟代言人,如白酒企业打造“数字酿酒师”,通过元宇宙直播讲解酿造工艺,吸引Z世代关注。

执行关键点:

引入AI创作工具,建立“IP内容素材池”;

探索虚拟IP在电商直播、客服场景的应用。

2025年,传统企业的IP运营已进入“深度价值挖掘”阶段。唯有将文化基因、全域生态、技术创新深度融合,才能实现从短期流量到长效品牌资产的跨越。正如行业观察者所言:“IP的本质是用户关系的重构——它不仅是营销工具,更是企业抵御市场不确定性的护城河。”未来,那些敢于打破边界、以用户为中心构建IP生态的企业,将在新一轮商业竞争中占据制高点。


标签:

扫描二维码

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

13552848992 扫描微信